English

小镇遗风

2000-06-23 来源:生活时报 马长凯 我有话说

抗战胜利那年,我一家迁到北京西郊的一个古老的小镇,此镇在明清时曾是生产景泰蓝的作坊,取名蓝靛厂。清王朝建立时,在这里设有正黄旗、正红旗、正兰旗、正白旗和厢黄旗、厢红旗、厢兰旗、厢白旗八大旗,曾辉煌一时。离小镇不远的一个村子,因泉盛而得名“万泉庄”,沿袭至今。这一方盛产稻米,因系清水种植,米粒呈碧青色,抓一把在太阳下看,晶莹透剔如同碾碎的玉粒翠渣。这些米老百姓不许吃。每年收成以后,由太监押守着送往皇宫,专为太后老佛爷带着龙子龙孙们享用,称为贡米。运河上桥仅有两座吊桥,长春桥北有一家摆渡,过往行人想过河,只要招呼一声,一只破旧的木船就泊到你跟前,晃晃悠悠把你渡到对岸,你扔下一枚小钱就收下,不给钱也绝不索取,临上岸时,总是轻轻地搀扶你下船,临了还客客气气地关照一句:“上堤坡陡,您老走好。”那声音就好像看待自己家的亲人。

蓝靛厂镇子不大,却有三处庙宇,镇东紧靠桥头的是立马关帝庙,不消说当年关老爷曾在这里横刀立马。与之对峙的镇西是三义庙。史载,燕人张翼德出生在河北冀州,桃园三兄弟曾在这一带活动,多少年来香火不绝。中央一座大庙几乎占据了小镇的一半,前后有三层殿宇,气势恢宏,庙门前有一排乾隆御题的楷书,由于屡遭兵燹,字迹残缺,已看不清上面的字,不知道叫什么庙。只知道每年春节时节,这里有盛大庙会,有高跷会男女扮成“大闹天宫”、“猪八戒背媳妇”、“白蛇传”等各种戏出,腾、跃、叉、翻,围绕着古庙巡逡表演,小孩子围着喊着跟跷士们呼应不停。还有龙灯狮子会,有腰鼓会、国术会,玩枪弄棒,练把式摔跤的,各占地位竞献绝技,所有等等都是与乡民同乐,没有收钱敛财的,不同于天桥杂巴式。

每当这时候,孩子们兴奋之余,最眷恋的还是庙会上各种小吃。整个庙堂夹道摆满了摊档担挑。每个摊下是一辆祖先传下来的铆着铁钉的独轮车,上面罩着白布篷帐,写着“张记”、“李记”各种以小吃命名的行业招牌。“热丸子开锅”、“热豆泡儿泡馍”……锅里热气腾腾咕嘟咕嘟冒着油花,摊前长凳上坐着抱孩子妇女,她们捧着热丸子热豆泡儿,吹一口尝一口再送到孩子张得老大老大的嘴里。台阶下面的过道里,还有一层更矮小的地摊,他们挑挑儿赶会,一边是架着煤炉的火锅,一边是油盐酱醋的货架,一条长扁担横在前面,两边用木座垫起权充条凳,这多是卖豆腐脑、卖馄饨的。孩子们坐在窄窄扁担上,捧着热乎乎的饭碗,暖着小手,“滋滋”品啜着其中滋味,如果不尽兴,说一声“掌柜的,您再给添点汤,加点作料”。掌柜的会“来了”地应一声,给你添上满满一碗汤,有时还夹有半个豆泡儿或碎丸子什么的,但绝不再加一分钱。

在三义庙前那条丁字形的南北街上,有一家“德源成”酱菜园老字号,相传是几百年的老店,是宫里解散下来的太监开设的。他们不长胡须,喉结也很小,说话细声细气,斯文得很。这里的酱椒遐迩闻名,据说当年那拉氏最喜欢吃这一口,每年酱好的芹椒,装到柳条编成的小篓里,送往宫中让这位主宰国运的老佛爷尝鲜。

酱园西侧是一个酒肆,店堂里摆着几只缸,里面酿就着陈年老窖。这是本镇仅次于“德源成”的另一家大买卖。酒缸上的笸箩里放着焦脆可人的落花生、花生米、开花豆等顺口酒菜。我常看见有人衣着不整地进来,酒缸边有板凳,他们不坐,让掌柜的打上半小杯白酒,一口倒进嘴里,边咽边说:“掌柜的,寻您一个花生豆。”掌柜的会说:“笸箩里有,您自己拿。”酒客非常自觉,果真只拿一颗花生米送入口中,咯嘣嚼着,把一枚钱放到酒缸上走出店门。店家不因贫贱而怠慢,忙从后面走出来,恳恳道别:“您老走好,明儿见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